产品特性:增氧 | 加工定制:否 | 曝气设备种类:曝气机 |
品牌:兰江 | 型号:11 | 曝气阻力:14mmH2O |
充氧动力效率:15 | 通气量:156m/m.h | 长度:17mm |
直径:18mm | 服务面积:19 | 规格:20 |
一、
河长制的推出进一步显示出国家对水污染治理、河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决心。
二、黑臭水体的治理方式
1、黑臭水体的形成
1.1、外源有机物和氨氮对水中氧的消耗
1.2、内源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
1.3、水体不流动和水温升高 结论:水体黑臭主要是水体缺氧造成的
2、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
2.1、外源阻断
2.2、内源控制
2.3、水质净化
2.4、补水活水
2.5、生态恢复
3、人工曝气充氧 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是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中的重要的限制因子,决定着水体的生态平衡。 溶解氧在河水自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 并且水体的自净能力直接与水体溶解氧含量有关。 据调查,在治理城市内河污染工作中,人工曝气由于操作简单且成效显着,是人们普遍采用的方法。
三、微纳米曝气技术介绍
微纳米气泡技术产生于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,21 世纪初在日本得到蓬勃发展。其通过旋回剪切、加压溶解、电化学、微孔加压等方式,均可在条件下产生微纳米级的气泡。 微纳米气泡,是指气泡发生时直径在数十微米到数百纳米之间的气泡,具有常规气泡所不具备的物理及化学性质; 技术核心:利用“超溶解释气技术”及“纳米分散技术”协同作用,将空气初步压缩成大量的0.25mm的气泡,然后利用释放系统在半真空的情况下通过气相和液相高度分散,产生直径小于3μm的微米级气泡及纳米级气泡,释放到水体中,达到迅速充氧的效果。
五、微纳米曝气技术优势
1、气泡直径小
2、比表面积大,溶解***
3、自身增压溶解 微纳米气泡在水中的溶解是一个气泡逐渐缩小的过程,压力的上升会增加气体的溶解速度,伴随着比表面积的增加,气泡缩小的速度会变的越来越快,理论上气泡即将消失时的所受压力大 与传统的曝气技术相比在达到同等的曝气效果情况下效***、能耗低 COD、NH3-N、TN及底泥的去除净化机理 在缺氧段对有机物进行酸化水解,在溶解氧充足的情况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。 在溶解氧充足的情况下利用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将氨氮进行氧化,之后反硝化菌再将亚硝态氮还原为氮气,达到对水体中氮的去除。 充足的溶解氧有利于好氧微生物的生长,在低的F/M条件下,堆积在河道中的有机物及腐殖质在微生物代谢的作用下转化为CO2 和H2O,实现对水体底泥的减量。